首页>典型人物>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奉献青春践初心 扎根基层担使命 ——通渭县陇山镇古湾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智慧同志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2021-12-28 来源:定西市委组织部


奉献青春践初心 扎根基层担使命

——通渭县陇山镇古湾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智慧同志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陈智慧,男,汉族,198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通渭县教育局干部。他政治觉悟高,思想纯正,求真务实、无私奉献。2016年1月,教育局派他到陇山镇南岔村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直到现在,他的脚步从陇山镇南岔村、乱庄村、再到古湾村,五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驻村帮扶,他克服千难万困,绝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忘初心使命,努力做好贫困群众迈向小康的领路人。自担任古湾村第一书记兼帮扶队长以来,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摆正位置,工作兢兢业业,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关心困难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精准扶贫不结束,贫困群众不脱贫,我绝对不回去!”他常说:“组织对我信任,我绝不能辜负组织!”的确如此,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时每刻,都在努力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深得古湾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

      古湾村位于通渭县陇山镇南部,全村辖11个自然村,283户1195人,2017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599人,贫困发生率50.1%,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仍为10.4%,是全国1113个国扶办挂牌作战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工作该怎么做?先从哪里入手?怎样才能彻底改变古湾村如此大的贫困面貌……他暗下决心,干就要干出点样子来,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初到古湾,贫困户张军虎、南文辉新建暖棚有困难,他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助他们修建圈舍,他开着自己家里的货车无偿到陇山镇为他们购买砖块、砂石、水泥……从一砖一瓦到一沙一石,他都亲自装卸,用实际行动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经他多方协调,给3户易地搬迁户争取到4根电杆,架设动力电线3000米,为他们新建住房提供了电力保证。为了让贫困群众安全地过上温暖舒适的春节,他不畏严寒,自己动手给贫困户更换老旧电线800米。村里老百姓都说,陈队长真的是把我们当作他的亲人,我们也觉得他比亲儿子都亲呢。

      庚子伊始,新冠蔓延。农历正月初一他便主动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舍下有孕在身的妻子和不满三岁的孩子,便赶赴帮扶村,第一时间吹响疫情防控的“集结号”,深入战“疫”一线,冲锋在前,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并肩作战,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除了联系帮扶单位向帮扶村疫情防控点集中捐赠防疫物资之外,他自己还给缺少口罩的群众无偿提供口罩近300多个,群众拿在手上的是小小的口罩,但心里面是满满的温暖。他说:“效筑牢群众生命防线,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我就不休息。”是的,他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2021年1月,疫情蔓延依然严重,他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动员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对省外返乡人员进行摸底工作,做到日检测,日上报,坚持网格化管理。

       如何稳定脱贫成果至关重要。要实现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2018年以来,他多次自费带领贫困户代表到岷县、渭源、陇西等周边中药材种植大县考察市场、学习经验、交流技术,协调引进“通渭县农伯伯”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的思路,主抓黄芪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探索“党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不断扩大黄芪种植规模、提高药材种植效益、推进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春,经他多方奔走,积极衔接帮扶单位资金支持,依托古湾村地域优势和自然廪赋,引进甘肃岷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种植饲草玉米2000亩,黄芪1500亩。

       2021年3月份以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带领全村群众响应乡村振兴要求,复垦撂荒地1000多亩,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栽植云杉2000多株,刺槐3000多株,柳树800棵,绿化了环境,有效解决了视觉贫困问题,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观念。他常说,“要深刻认识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影响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的“视觉贫困”问题彻底消除掉,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家园”。他带领村民把小村打造成县级美丽乡村和县级旅游扶贫村,这成份绩清单的背后是他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酷暑,不辞劳苦,挥洒汗水,牺牲休息时间,无私奉献自我的真挚情感。

       2020年6月4日他的妻子生二胎,当天一大早他把妻子和丈母娘用车载到通渭县第一人民医院,还没来得及办好住院手续就急匆匆赶到村上,因为当天有镇政府通知的会议,有上级的检查指导……他只能舍“小家”,因为他是帮扶队长,他得去为那个“大家”努力。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服务是我的宗旨,是我的使命。”下午六点多,丈母娘打来电话说孩子出生了,大人孩子皆平安,让他安心工作。挂掉手中的电话,他的眼角泛着清莹……是啊,他亏欠妻子,亏欠孩子,亏欠家里的太多了。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重点抓了村“两委”班子、优秀党员队伍、驻村帮扶队“三支队伍”建设,在建强村级班子,提升为民办事水平、加强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古湾村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教育活动,他坚持强化学习教育,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他参加并主持主题教育学习7场次。“中共党史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生动教材,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他带领全村在家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

      今年他仍然按照第一书记直接抓、全面抓、协调抓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驻村干部包社,村干部包农户,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包贫困户的“三包”责任制,层层靠实目标任务。坚持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党员群众学习政策、交流工作的平台,参加培训、掌握技能的课堂,组织活动、丰富生活的舞台,多方筹措资金完善了会议室、便民服务室,配备了办公和食宿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他结合入户走访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短信平台、微信群、QQ群和党务公开栏等方式,广泛开展精准扶贫、致富信息、基层组织建设等宣传,发送种养殖信息1000多条,全面的向贫困群众讲解政策,让广大贫困群众了解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引导困难群众积极参与其中,鼓励他们脱贫致富,激发他们的致富热情,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

       为了稳定脱贫攻坚成果,今年,继续利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政策,组织全村贫困富裕劳动力赴福州、青岛、浙江、上海定点企业务工,提高劳务收入,确保稳定脱贫。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是扶贫的重要目标,也是扶贫的有力支撑。陈智慧作为教育局派驻的帮扶队长,他在村积极鼓励帮扶村在校学生,将教育扶贫的政策精准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让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20年的高考中,古湾村南新福的女儿南凯特考得了通渭县文科状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高考二本上线7人。陈智慧通过协调教育局资助中心相关负责人员积极资助,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助力于教育脱贫。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甘肃新媒体集团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  陇ICP备19001138号-7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