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甘肃一些农村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当前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这一特定的主观感受方面的基本状况。问卷结果显示,影响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及经济状况等。总体上看,甘肃贫困县域... [详情]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课题报告
本文通过对甘肃一些农村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当前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这一特定的主观感受方面的基本状况。问卷结果显示,影响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及经济状况等。总体上看,甘肃贫困县域... [详情]
2020年甘肃文旅行业在紧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复苏回暖发展。但在后疫情时期,由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未来文化旅游人均消费水平提升、“交响丝... [详情]
2009~2011年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总体上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总体水平偏低,县... [详情]
简要介绍了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通过对2008年度和2010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与完善,制定出2012年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 [详情]
本文对2011年甘肃省81个县(市、区)县域社会结构子系统、人口素质子系统、经济效益子系统、生活质量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社会保障子系统、公共服务子系统和农村环境子系统等8个指标进行计算、排序和分析,并与2... [详情]
研究将81个县域社会发展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及农村环境等8项子系统进行划分归类后,大致可分为倒金字塔形、纺锤形、正金字塔形和沙漏形。通过分市(区)对县域进... [详情]
甘肃县域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管理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社会管理创新有所加强,社会管理成效显著。但是群众诉求增加,基层社会管理职能缺位,干群矛盾突出,社会管理方法单一,县域社会管理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详情]
发展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能够促进就业、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是提高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近几年,甘肃省农村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个体零售店、集贸市场、连锁店、互联网快递、农户直销和进城购买等五种消费品流通模式。这五种模式... [详情]
甘肃的贫困县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极度干旱山区及南部高寒阴湿山(林)区等自然条件严酷的区域,产业发展滞后是长期制约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基于宏观视角,运用对比分析法,对甘肃贫困县... [详情]
本文采用ELES模型和结构变动度计量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呈现的新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与金融信贷发展滞后、惠农政策投入水平低及配... [详情]
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为甘肃省扶贫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课题通过深入分析甘肃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现状,寻找不同片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区域扶贫开发路径,以实现区域减贫目标。... [详情]
本文在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甘肃陇南武都区扶贫开发现状、特点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运用扶贫开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范例考察了该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提出了以下扶贫开发的建议。第一,马营片区要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