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报道>新闻报道

罗瑞斌:扶贫一线写青春

2021-12-28 来源:每日甘肃网

                                                                                                                 罗瑞斌:扶贫一线写青春

       从宕昌县城出发,向东行驶40多分钟,就来到半山腰的临江铺镇郭家湾村。

       郭家湾村是全省脱贫攻坚国务院挂牌督战村之一。全村建档立卡户70户292人,历年累计脱贫56户246人,剩余贫困人口14户46人,其中政策兜底人口31人,当前贫困发生率为11.39%,边缘户6户29人,脱贫监测户2户5人。

沿山而上的路上,远远看见一群人正在清理进村路上的塌方。

       施工现场,临江铺镇党委书记韩永强指着人群中正在指挥装载机抢修作业一个阳光大男孩儿介绍道:“这是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罗瑞斌,‘90’后的年轻人,很能干。”

       罗瑞斌出生于1992年,中共党员,宕昌公路段职工,2017年9月被选派到临江铺镇郭家湾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刚到村上,大家看我年轻,都不太信任我,压力很大,晚上觉都睡不好。”回忆起刚到村里的情景罗瑞斌笑着说道。

       压力变动力,也激发了他要做一些实事的决心。罗瑞斌挨家挨户走访入户,详细了解村上的情况。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全村70户贫困户的情况他就都了然于心了。

     “村集体收入没有保障,产业基础薄弱,村庄脏乱差,群众总觉得心里没底气,这都是制约村子发展的重要原因。”罗瑞斌说道。

     “但是,村上有黑猪养殖这样一个传统骨干项目,要帮助群众把黑猪养殖产业做大。”罗瑞斌立刻作出决定。

       随后,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郭家湾村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据了解,去年合作社出栏黑猪43头,创收入16.3万元,带动贫困户70户,去年年底实现分红8.44万元。

       同时,罗瑞斌结合电商、直播等销售模式,并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发布销售黑猪的广告信息,拓宽黑猪肉的销售渠道。

     “以前养猪容易卖出去难,现在养、卖都不是问题了,村民养猪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郭家湾村支部书记郭珍宝高兴地说。

  此外,因郭家湾村光照充足,林草丰富,罗瑞斌还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林果、中药材、油菜籽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加收入。

  “自油菜种植基地建成后,我便在这里打零工赚钱,收获后还能得到产业分红,这都得感谢罗书记啊!”郭家湾村一社村民赵唐叶告诉记者,油菜种植基地承载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天她都在田垄间精心侍弄。

  据悉,2018年,郭家湾村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70户贫困群众入股资金123.75万元,新发展无公害油菜示范种植基地280亩。

  罗瑞斌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他和村民走过了“磨合期”,成了彼此信任的朋友和亲人。

  69岁的五保户郭金顺逢人便说,小罗这孩子真不错,隔三差五就来家里帮着干活儿,还负责卖家里的农产品,太感谢他了。

  驻村后,罗瑞斌了解到郭金顺与患病的妻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便自掏腰包买了10只鸡苗,鼓励郭金顺发展庭院经济,眼下,郭金顺的院子里种满了蔬菜,鸡舍里“咕咕咕”的鸡叫声不绝于耳……

  “年前你帮我家出售黑猪收入了6000元,现在家里的房子也都维修好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看着罗瑞斌路过家门口,二社贫困户戚三山迫不及待地将罗瑞斌领到院子里兴奋地说。

  村子点点滴滴的变化,罗瑞斌都看在眼里,他表示,今后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乡村振兴蓝图,继续带领父老乡亲,把村子建设得更富、更强、更美。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甘肃新媒体集团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  陇ICP备19001138号-7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